美专家不要妄想与中国开战,否则美空军“杀伤链体系”将失效
这两年国际局势看着心慌,美军那套行之有效的“杀伤链”总让人觉得压力山大。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。另一面是,我们的军事现代化,根本上就是在寻找并有效针对这套体系的反制之道。
想想看,美国的“杀伤链”最怕什么?怕信息断流,怕指挥失灵,怕武器失效,怕平台被摧毁。我们的歼-20削弱了它的信息获取,东风快递威胁了它的打击平台(航母、基地),电战和反卫星则直接去它的“眼睛”和“大脑”。
这不是零敲碎打,而是一整套旨在让美国那条“杀伤链”水土不服、威力锐减的体系对抗。正如美国自己的分析所指出的,这种能力,已经实质性地改变了在西太平洋区域发生冲突的可能结果,让他们的王牌不再像过去那样好使。
美国那条“杀伤链”:曾经的王牌
你听过“杀伤链”吧?这词儿听着挺玄乎,但说白了,就是美国人这些年打仗摸索出来的一套“组合拳”,一套从发现、识别、跟踪到打击、评估的全流程作战体系。
从天上卫星盯着,看哪儿不对劲。再派无人机凑近了瞧,锁定目标。然后指挥部里一点鼠标,精确制导的导弹炸弹就招呼过去了。最后还得确认是不是真干掉了。你看,一环扣一环,跟工厂里生产东西似的,效率高得吓人。
当年萨达姆那些坦克阵地,就是这么被美军“点名”报销的。可以说,这套“杀伤链”,就是美军称霸世界好多年的看家法宝,他们的金字招牌。它让美军能快速、精准地找到并摧毁目标,是他们横行霸道的核心支撑。
但这玩意儿也有软肋,就像一部特别精密的瑞士手表,哪个小齿轮卡住了,整个表就得停。它最怕的就是信息不通、通讯中断、武器打偏、或者打出去的拳头被对方架住、躲开。链条嘛,最怕断。
而咱国家这些年,军事上没少下功夫,可不就是在琢磨怎么给这套“链子”找茬吗?怎么让它别那么好使,甚至干脆卡壳。
想当年,我们空军的主力还是歼-8,老旧得不像话,人美国F-15、F-16都玩儿得溜溜转了,我们飞行员看着都眼馋。那会儿美国飞机在我们周边天空飞来飞去,侦察啥的,咱也只能干瞪眼。
后来有了歼-10,算是追了一大步,性能提升不少,但跟F-22那种顶尖的隐身机比,还是有距离。
可自从歼-20横空出世,情况彻底变了。这玩意儿是真隐身,雷达上几乎看不见,机动性又变态,加上自己带的先进雷达和导弹,连美国人自己都得承认,F-22、F-35碰上它,占不到啥便宜。
听说歼-20已经装备了好几百架,这规模,可不是闹着玩儿的。它让美国空军在我们家门口建立空中优势变得异常困难,等于从“杀伤链”最初的空中侦察、信息获取环节就给它添堵。
再配上歼-16这种多面手,既能空战,又能背一堆炸弹去踹门。还有我们自己的预警机,像空警-500,块头虽然没美国“望楼”大,但雷达看得远、指挥协调能力一点不差。
这么一套空中体系搭起来,美国佬想在我们家门口的天空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地飞,去侦察、去引导、去打击,恐怕真没那么容易了。
“东风快递”:直捣美军的“打击”环节
说完天上,再瞅瞅地上的“大杀器”——导弹。东风系列,那名头响当当的。这些年,我们的导弹家族越来越庞大,越来越精准。尤其是“航母杀手”东风-21D,以及射程更远、能打到关岛的东风-26。
你想想,美国海军最宝贝的就是那十几艘航母,那是他们全球投送力量的基石,是“杀伤链”实施远程打击的关键平台。要是这些大宝贝连我们海岸线都不敢靠近,得远远地缩着,那他们的战斗力,至少在第一岛链、第二岛链内,就得大打折扣。
前两年,台海局势紧的时候,我们试射了几枚东风,落点精确得没话说,连美国国防部都得承认,这技术,确实够硬。这无异于给美国航母舰队发出了明确信号:别轻易过来,这里很危险。
更要命的是高超音速导弹,像东风-17,飞得比音速快好几倍,而且能在天上拐弯儿、变轨,现在的反导系统根本就拦不住,基本是靶子摆设。
这玩意儿一出来,美国在西太平洋那些前沿军事基地,像日本冲绳、韩国釜山、还有关岛什么的,都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安全了。这些地方可是美军“杀伤链”的前沿神经节点和补给基地。
这些导弹,特别是能精确打击大型移动目标和固定高价值目标的型号,可是直接冲着“杀伤链”的“打击”环节去的。让你想打的点位没了,或者打出去的载具(航母)被威胁,这链条不就瘸了腿吗?
光有进攻的“矛”不行,还得有防守反制的“盾”。更狠的是,我们在反卫星、电子战这方面,也没闲着,而且是下了大本钱,这是奔着让对手“杀伤链”瘫痪去的。
你想啊,“杀伤链”的“眼睛”是啥?就是那些天上飞的侦察卫星、通讯卫星。卫星被打瞎了,美军的全球态势感知能力就大打折扣,很多信息源就断了。没有可靠的信息,你“杀伤链”的第一步——发现和锁定,就无从谈起,美军就成了睁眼瞎,还谈什么精准打击?
电子战也是一样,干扰你的雷达,让你看不见目标。屏蔽你的通讯,让你指挥不动部队。甚至往你的数据链里“灌垃圾”,让你的整个指挥系统乱成一锅粥。这样一来,你手里再好的武器,收不到指令,没法协调,威力也发挥不出来。
有报道就说,我们在南海搞演习的时候,成功压制过美军侦察机的信号,搞得他们侦察不成,只能灰溜溜地飞走。这种“软杀伤”手段,同样是给美军的“杀伤链”添堵,让它的信息流和指挥链条变得脆弱不堪。
你看,这些手段加起来,是不是就奔着美国那套“杀伤链”的“七寸”去了?卫星掉了,情报源头就断了。通讯被干扰,指挥中枢就失灵了。即使信息勉强传下来,导弹突防能力又极强,对方防御成了筛子。这链条上的关键节点一旦被掐住,整个体系的威力就大打折扣,甚至可能直接瘫痪。
让“杀伤链”水土不服
当然了,咱也得清醒,美国毕竟是全球头号军事强国,家底儿摆在那儿,那么多航母、海外基地、先进飞机,整体实力还是顶尖的。他们的“杀伤链”体系庞大而成熟。
但打仗这事儿,不是光看谁武器多、块头大。战场在哪儿,太关键了。如果真把战场摆在我们家门口,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。美国在我们周边的那些前沿支撑点,比如日本冲绳、韩国乌山,还有关岛,全都在我们中程导弹的射程覆盖下。
真要到了那一步,我们的导弹完全可以先给这些点位来一套“组合拳”,让美军的飞机、军舰失去前沿落脚点和补给站。他们航母再厉害,在我们岸基航空兵、陆基导弹、“东风快递”的多重立体威胁下,敢不敢大摇大摆地靠近,是个实实在在的大问号。
有美国自己的智库推演过,说如果在南海或台海开战,他们的航母编队在第一波打击中就可能损失惨重。
而且,我们是本土作战,后勤补给线极短,兵力调动效率高,家门口的雷达、防空导弹网密密麻麻。这就好比在自家院子里跟人打架,地形熟,后援多,跟一个大老远跑来、人生地不熟的对手比,优势太明显了。
还有,美国人打仗,讲究精确、高效,像他们那个“杀伤链”,是线性的、一步接一步的。我们现在玩儿的是“体系对抗”,各种武器平台、侦察预警、指挥控制,全都揉成一张大网。你打断我一条线,我这张网可能破个洞,但整体还能运作,能快速调整。这种韧性,在高强度对抗中非常要命。
还有一点,美国人打仗怕拖,时间一长,国内民众和政治家就受不了了。咱国家不一样,十四亿人,世界第一的工业制造能力,真要到了那一步,战争潜力那是深不可测。飞机、导弹,我们真能像下饺子一样造。
所以啊,现在美国那边一些脑子清醒的专家也开始公开说了。他们不是鼓吹中国军事全面超过美国,而是觉得,在我们家门口,跟我们打一场大规模冲突,美国占不到便宜,代价太大,划不来。
兰德公司那报告就说了,中国的“反介入/区域拒止”能力,已经让美军非常难受,他们的模拟显示,一旦开战,美军可能几天内就丢掉战场主动权。
还有退役将军的话更直接,说歼-20加上我们的体系,已经让美国空军在区域内的优势快没了,而且算经济账,美国消耗不起。
这些话背后的意思其实很清楚:跟现在的中国打,就算能赢,那也是惨胜,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,甚至更多。尤其是他们引以为傲的“杀伤链”,一旦被我们有效地针对、破坏、甚至打断,那美军很多战术都得重新考量,等于是被卸掉了最锋利的爪子。
所以说,世界变化快,以前我们是“小米加步枪”,现在我们也有了自己的“高精尖”。和平发展当然是最好的,但手里也得有几件能镇住场子的家伙什,让别人不敢轻易动手。

首页